当前位置:首页 > 闽韵传情

放歌潮头上——评孙跃雄《东海渔歌》组画

日期:2024-08-30 19:43 来源:福建侨报

| | | |

 

 ▲《东海渔歌》组画

 

▲《捷报传苗寨》

孙跃雄,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画家(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民革福建逸仙艺苑理事,王新伦水墨人物画高研班助教,漳州中山画院人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作品《东海渔歌三》入选“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暨第三届“风雨同舟”民革全国书画作品展,《大歌唱得侗乡醉》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首届“风雨同舟”全国书画作品展,《余庆》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第二届“风雨同舟”民革全国书画作品展,《红海蛟龙》获中美协主办的“国防万映,百影百千画”大型国防教育公益主题展入会资格,《大山里的决战书》入选第五届红船颂全国美术作品展入会资格,《战疫已闻初解甲》入选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奋进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捷报传苗寨》入选2022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收藏作品入会资格。

相信任何一位初见《东海渔歌》组画的观者都会被其强烈的“生命力”牢牢攥住。在这些画作中,闽南东山岛的渔民们放歌潮头之上,毫不畏惧地同海浪搏击,他们强健的筋肉与奋发的精神呈现出盈满的生命力量。从他们满面春风的笑脸上、坚实的身形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劳动者的坚韧与乐观。

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老百姓的渴望和希冀。这些放歌东海之上的渔民们真切地感受到“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使命与自己的幸福密切相关,他们于自然搏击中所迸发的强健生命力量不仅是对闽南人民“爱拼才会赢”精神的赓续,更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印证。可以说,画家孙跃雄通过对闽南渔民群像的关注与表现,有力地张扬了闽南人民乐观坚韧的地域性格与新时代中国基层劳动者创造历史、造就美好生活的宏伟力量。

对渔民们强悍健硕的生命力量进行呈现同样离不开艺术家成熟的艺术眼光。中国水墨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多为道释、高士、仕女等几类形象,这些作品往往呈现艺术家个人化的抒情言志,难见到直接描绘时事、时人、时代精神之作品。因此这一创作传统容易导致作品沦为文人把玩与养性的寄兴之物。在文人的娱情遣兴中,有些作品总显文气有余而强悍不足。为解决这一传统之缺陷,水墨人物画自近代徐悲鸿、蒋兆和二位先生以来,自觉承担起了反映时代与人民的重任。美术家们秉持着蒋兆和“为民写真”的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着力开创新时代水墨人物画的现实主义范式。孙跃雄的水墨人物实践正是承继自这一传统。在人物选择上,《东海渔歌》组画着眼于刻画中国当代社会基层民众,这些闽南东山岛的渔民虽然肩负生活的重压,但从不在困难面前倒下,性格率直单纯,形象强悍生动,极具造型表现力与时代气息。在表现方式上,孙跃雄有意追求单纯明朗的艺术表现方式,放弃繁复变化的形式。他以粗犷有力的笔墨突出画作的厚重感和苍润效果,从而绘就磅礴而昂扬的劳动人民群像。与此同时,孙跃雄还有意汲取西方油画的表现方法,强化一些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画面雄浑而大气,视觉冲击力极强。

孙跃雄《东海渔歌》组画对于当代中国劳动群众的描绘不仅是对强调“人民主体性”的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具体实践,同样也是对于人类生命意义的深刻揭橥。《东海渔歌》组画对劳动人民的关注饱含着深刻人文关怀,在渔民们浑融写意的形象、强健饱满的精神状态中始终流露着艺术家对人的生存现实和生命状态的殷切关照。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诗云:“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之上。”如此勇立于潮头之歌,如此劳作于天地之景,又何尝不是一种充满生命力量的诗意栖居呢?

(孙闻睿)

附件:

相关信息